九里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使人物的动作立体化79994 [复制链接]

1#

使人物的动作立体化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要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在经历了至少6年语文学习的积累后,学生能较快地指出课文中哪些文字属于动作描写,也能说出一些精彩的动作描写的作用,但是当他们提笔进行动作描写之时,却常常陷入不知道如何描写的困境,描写了一段动作却不够准确,内容不够充实,更别提所描写的动作是否符合形象生动等要求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要求,笔者从以读促写的角度,设计了四个读写结合的活动,旨在期望学生经过这些训练后,能够更精彩地描写动作。


中国论文


一、区分近义动词,减少概述性动词


学生在进行动作描写的过程中,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准确地使用动词,而是使用非常笼统的词语。例如学生常常会用“看”“拿”“穿”等动词简单地描写动作,但是,光是“看”这一个动词,就可以有很多近义词,而且这些近义词可以表示不同的“看”,比如当你只是匆匆一看的时候,可以用的动词就有“瞥”“瞧”等。这些词语,也许学生都知道,但是他们却没有认真研究过如何使用。所以,要让动作描写更精彩,重要的一步就是让学生感受不同动词的差异与表达效果。


在沪教版初一的教材中,笔者挑选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句,并且对例句中的动词做了修改,然后放在一起,显示出鲜明的对比。


第一组:


(1)碗,又在他的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头上的碗……


(2)碗,又在他的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


――赵丽宏《顶碗少年》


第二组:


(1)我手里握着一卷钞票,心情紧张地到银行去。


(2)我手里捏紧一卷钞票,心情紧张地到银行去。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以上两组句子都取自初一教材中比较经典的篇目,修改句在上,原句在下。第一组句子“看”和“盯”,都有“看”的意思,但是“盯”更贴切,写出观众看得专注,看得紧张;与“目不转睛”“屏住气”的状态一致。第二组句子中“握着”“捏紧”都有“小心地拿着”的意思,但是“捏紧”能传递这卷钞票数量不多,小姑娘对这点钱的看重等意思。通过比较,学生就能感受到近义词之间的差异,体会准确运用动词的意义。此外,课文是学生最熟悉的语言材料,用来作读写结合训练的素材省时省力。学生经过自我比较和教师点拨,不难发现,原句动词和修改句的动词虽然都是近似的意思,但是在表达的效果上,原句的动词更到位,效果也是天壤之别。这样,在学生的心里就有了一个理论,就是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对动词要进行选择并且能够找出更精准的表达。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有了这个准确区分动词的意识,却可能苦于肚中空空。于是,接下去,便可以再次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团队合作速读手上的教材,比赛尽可能找出更多同组的近义词,并按照动作的类型进行归类。学生在做整理的过程中,重温课文,并且有了比刚才更直接的感受。这样的整理其实不难,一般花个五六分钟就可以整理出很多组,笔者在这里就列出几组自己整理的,仅供参考。


拉-牵-拽-引-递


拿-抓-捏-握-提


打开-扣开-解开-撕开-推开-踢开


穿上-披上-套上-系上


走-跨-跑-奔-冲向-撒腿就跑


微倾-转身-侧身-俯身-后仰


跳-蹬-跃-蹦


敲击-拍打-打击


当学生有了这个意识以后,教师就可以提供一个情境让学生进行片段写作的训练。这也会有效避免读写结合的课最后变成只读不写的尴尬情境。可供选择的情境非常多,但是尽量选择学生有直观印象的情境,比如可以让学生描写放学收拾书包的动作场景,或者体育课拿到球投篮的动作场景等等。生活化的场景往往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迅速找到写作的素材和思路。


二、分解动作,变记叙为描写


孙绍振先生说过,叙述是许多过程的概括,重点在其间之共性,而描写以个体行为为脉络。学生都喜欢用概述性的记叙来替代具体细致的描写,比如经常会用“我在穿衣服”“妈妈在烧饭”之类偏记叙的语言,长此以往,学生就写不出细致的动作描写。所以,第二个环节,我们尝试让学生换记叙为描写,用的方法是把一个较大的动作进行分解。同样的,我们以课文为例:


(1)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麻溜地划着船,立刻出了桥。


(2)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鲁迅《社戏》


(1)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慢慢地拿出火柴,数着:“一,二,三,四……”


(2)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王愿坚《七根火柴》


这两组句子中每组的第一句经过笔者的修改,采用了表意范围更大的动词,使句子更偏向叙述而非描写;而第二组依然是原文的句子。“划船”“数火柴”都是偏向叙述性的动词,但是教材中原文的句子很明显把这些动作分解得更为细致。学生比较两组句子之后会发现,将动作分解,运用一组动词去描写一连串的动作,会使动作呈现得更具体,表达效果也就更生动了。这时候,我们可以设计特定的情境写作活动让学生进行练习,例如:


女生下雨天撑伞。


男生穿羽绒服。


小孩子吃肉馒头。


需要提醒的是,这里主语有一定的限制性。之所以限定人物,是因为不同的人物在做相同动作的时候,分解的动作也会有不同,女孩下雨天撑伞的动作和男孩撑伞必然有所不同,小孩子吃肉馒头和成年人吃肉馒头自然也是不同的。这些特定情境中给出不同的施事主语,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分解动作的时候,能够更准确地去使用动词,参考施事主语的对象特点,而不是简单地为了把动作分解而分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