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鉴亭边风日好荷香细辨是书香龚立教授畅谈科大人文精神 [复制链接]

1#

一鉴亭边风日好


  荷香细辨是书香——龚立教授畅谈科大人文精神


12月4日下午,应校*委宣传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委邀请,龚立教授在东活五楼学术报告厅为一百多名科大师生做科大精神系列报告。他以自己的独特视角,与大家共同分享在科大所感悟的诗意与人文情怀。报告会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分*委书记潘正祥主持。


龚立教授作报告


潘正祥主持报告会


龚立在报告中说,自己在科大校园工作三十多年,与她朝夕相依,患难与共。劳于斯,乐于斯,教学相长于斯,思想成熟于斯。自己常想,是什么力量让这所年轻的大学历尽水火龙蛇,成就了辉煌业绩和恢弘气象,奠定向一流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基础?是什么精神最能体现为对人性的尊重和对人心的激励?


龚立赞叹,中国科大是一个饱蘸人文精神、充满人文情怀的的校园。创建之初,老一辈科学家对科大成长倾注无数心血,他们寄希望于这所年轻的的大学,他们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和人格的力量,赋予这所大学以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学校为丰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令龚立感叹不已的是,中国科大人才荟萃,虽然大都理科出身,但这些年来他交往或了解的校友中,虽然不少是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但他们都能诗能文,在人文领域却也颇有建树。


龚立表示,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语文,包括中文和英文,是以工具性为基本特征的。实际上,唯有人文才是语文的基本特征,是语文的灵*和归属。对人性的发现、人性的发展、人性的关怀、人性的引导和人性的歌颂才是语言的人文的价值所在,理工科大学生更应该强化这一认识。科大是肩负为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镇,对这事关从学科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到科大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的重大题目,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来认真审视,专题研究、深入改革和通盘把握。


龚立强调,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当前中国的学校教育,强化了工具化、机械化、标准化、逻辑化、公式化,它所去掉的是鲜活的想象力、跳跃的生命力、青春的创造力。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人文精神内涵的空虚,人文价值体系的破碎,审美情趣的流失,直接恶果就是导致熏陶感化这一基本教育功能的缺位。以致在青少年中,在大学生群体中,我们时常会感觉到文科基础的薄弱,对生活诗意的缺失。中国科大半个世纪的探索表明,在建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如何让科技英才在这个科学家的摇篮里诗意地栖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育他们的人文情怀。


龚立寄语科大的年轻朋友,让我们揣着青春的梦想,以赤诚的情感,终生依恋祖国丰厚的传统文化,熏陶其中,浸淫其中。多几分飘逸,多几分清简,多几分从容,多几分豁达,多几分幽默,更增添几分创新意识!中国文化本身就是诗,愿她诗化着我们的人生:诗伴人生,伴我体验,伴我思考,伴我探索,伴我远行,伴我不断地刷新精神境界,丰富人生内涵!


教授本色是诗人。30年来,龚立教授在教学、科研及文化交流之余,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当年,他应邀参加庆香港回归的诗会,即兴作“而今一掬香江水,青史毋忘慰国殇”之句,全场无不为之动容。今天,而在紧张的现实生活中,在人心浮躁的商品生活中,龚立教授全然以一个学者的雍容、诗人的心境,保持着对生命本质的思索和憧憬。本场报告会的题目,即是选自龚立先生的诗歌《科大感怀两首》中的最后两句。


报告会上,龚立教授还和与会者一道,共同回顾、赏析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作品,并就如何建设学校的人文环境、诗歌的生存语境、中国文化传播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回答了部分同学的提问。


这场报告是“科教报国五十年”科大精神系列报告会的第二十五场报告,是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与校*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


龚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致力于语言与文学、文化与比较文化的教学和研究,曾获教育部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诸多奖项。他多次在海外作学术及文化交流,应邀为多方面人士演讲,不遗余力宣扬中华文化。曾两度任美国内华达大学访问教授,1997年应邀在华盛顿任“21世纪亚洲文学展望大会”的分会主持。有著、译、编多种,其担任主编的《研究生英语精读》被教育部定为“国家级重点教材”,已14次印刷。此外,龚立教授还兼安徽外文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委宣传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