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麻城福白菊的历史文化渊源及本草考证 [复制链接]

1#

麻城福白菊的历史文化渊源及本草考证

罗光*陈科力

药用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为菊科(Asteraceae)菊属(ChrysanthemumL.)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的温带与亚热带地区的山地、丘陵与平原地区,中国主要产于浙江、安徽、河南、河北、江苏、湖北等省。湖北省所产的药用菊花则主要分布在以麻城市福田河镇为中心的大别山产区,历史上称之为“甘菊”,药材市场通常称之为“湖北菊”,因湖北麻城方言中“湖”、“福”不分,“北”、“白”不分,当地“湖北菊”与“福白菊”同音,因此又称为“麻城福白菊”。

自年以来,麻城市福田河镇的菊花每年种植面积都在~hm2、年产干花为~t,而年的种植面积更是接近到hm2、年产干花约t,占到了全国药用菊花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已成为仅次于浙江桐乡和江苏盐城的全国第三大菊花产地。

因“麻城福白菊”的形态和加工方法类似杭菊,且所产菊花主要为江浙菊花药商所收购去,并以杭菊之名销往全国,所以全国大部分中医药人员和老百姓虽知杭菊但不知还有湖北菊花。由于福口河镇的气候独特、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肥沃,使福白菊品质优良,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蕊深*,汤液清澈、金*带绿,香气淡雅,味甘醇美,为药食兼用型的中药材,并在全国菊花药商和茶叶商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声誉,收购价格也较高。年7月,“麻城福白菊”成为国家农业部首批28个农产品国家地理产品标志之一;年12月,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正式发布“麻城福白菊”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促进“麻城福白菊”这一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发展,笔者对“麻城福白菊”的历史文化渊源与本草记载进行了初步考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历史文化习俗

屈原的《离骚》里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在《九歌》中有“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等名句;而麻城市在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为春申君的封地,说明在屈原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就有种菊或采摘野生菊花的历史,并有“早饮露水,晚食菊花”的习俗。

南北朝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也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的记载,说明南北朝时期,荆楚一带就有饮菊花酒的习俗。宗懔于梁朝承圣元年(公元年)任信安县(即今麻城)县侯,后升迁至梁朝吏部尚书,《荆楚岁时记》是一部记载包括麻城在内的荆楚之地自正月初一至除夕一年中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民间习俗等的著作,其中重阳习俗在历代麻城县志中都有内容基本一致的记载。

梁朝稍早于宗懔的吴均写了本《续齐谐记》,其中记载了汝南人恒景九月九日登高饮菊花酒以及重阳节饮菊花酒的民间习俗,麻城古时曾隶属于汝南郡,依据中国古代行*区划变迁历史。结合麻城自唐以后历代关于种菊食菊的记载,以及楚人的历史文化习俗,我们可以推断,麻城作为曾惟一隶属于汝南郡的楚地,南北朝以前甚至春秋时期,就已经有采摘食用菊花和用菊花酿酒的历史了,麻城很可能就是《荆楚岁时记》和《续齐谐记》记载的桓景故事发生地、重阳节的发源地。

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年)正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州任团练副使,在*州任上三年多的苏轼游历麻城就有一百余天。苏轼在访问隐居麻城的好友陈季常时,作诗《春菜》:“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茵陈是一种清肝明目的草药,苏轼将茵陈与菊花苗一起做菜食用,可见北宋时期的*州府及麻城都有甘菊种植,并且已作为食品在民间流传。

明·梅国帧的《灯下看菊四首》“有序曰:“子大有菊数十种、然(燃)灯其间、烂漫之甚、戏作咏物体”、其第二首言:“秋风吹客滞天涯,一笑灯前药有华”。梅国桢,麻城人,明万历十一年(公元年)进士,官至山西总督、御史侍郎。诗作于中进士前的万历初年(公元年),地点在北京。

在菊丛中燃灯、更增菊花叶之朦胧、花之艳丽、色之烂漫、影之清幽,“却忆故园三径里,枝枝清影隔篱斜”,不禁让诗人回忆起家乡的菊园中,那隔着篱栏在微风中摇曳的菊丛,枝枝清影、婀娜多姿。菊园方圆“三径里”,可见其规模已很可观。梅国侦在约作于同时的《送汪子建南归携家人京》中写道:“霜菊犹堪采,迟留君未还”。观赏菊一般是不采的,要采摘的一般是作为食用或者药用的菊花。

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年)进士邓楚望的《百可园亭记》中记载:“余归自雅州,卜筑邑城之南偏。结茅以居,名曰‘百可园’。种瓜莳菊,日抱甕其中”。邓楚望,字震卿,号东里,麻城人,官至按察司副使,《麻城县志》有传。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年)进士周思久在《书赠邓石阳采菊卷》中云:“言采篱边菊,赠君还蒨林:此物胡为贵,严霜不可侵”。

周思久,麻城人,官至琼州知府。邓石阳,四川内江人,民国《内江县志)卷四有传,其子邓应旂,明万历十四年(公元年)进士,授麻城令。邓石阳随子寓居麻城,在县衙后的菊园中采菊赋诗,并将诗卷送周思久,请其赠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县衙种菊采菊,既是民风所染,更倡风气之先。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年)麻城籍进士曹应昌在《立浪园记》中记载:“乞寒园多山花,梅、梨、李、菊,野香不知数,而九里香乃特馥”;其《客止园赠朱樨玲》:“闻君实婴姹,焉用餐菊枸。坐阴足消间,耘花心躬理”。这里的“餐”即食用或饮用,说明曹应昌在他的私人花园——立浪园里,已种植菊花,还将菊花与枸杞一起作为食品或者饮品用之。

清康熙《麻城县志》载:“九月九,登高饮茱萸酒,采菊兼醸醖”,可见清初的麻城有九月采菊酿酒的习俗。麻城人胡翔蔼也在《九日登高用原韵》说:“龙香铁拨凤檀槽,挚伴闻吟意倍豪。竹杖挑云妨迳仄,角巾簪菊摘烟高。台高戍草空行马,盘拥花餐重赐糕。自是惠连饶雅韵,闲庭绿蚁泛松醪”,说明乾隆年间九九重阳日,麻城人不但喜欢在头上插菊花登高,还喜欢在餐桌上食用菊花。

明弘治《*州府志》物产中有菊的记载。清乾隆《*州府志》记载:“菊,种类凡百余,未见有落瓣者”。清光绪《*州府志)关于物产的记载云“菊,种类甚多。君不见,一章井序,菊以不落为德。俗传介甫诗句,谓*州菊瓣落,石城作长歌,不知其实,无之予。适在*赋。君不见,屈平好奇餐落英,宏景晚服仙骨轻,*州何如邓州产,霜中落瓣皆虚名”,邓州白和邓州*据考证为当时培育的菊花品种,该文说明当时药用菊花除邓州白外,*州府也有药用菊花,且品质不比邓州白差。这里“餐落英”典出自《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说明古代*州从楚国至明清,历来有食用菊花的习惯。

福白菊的种植在麻城不但产生了一个农业产业,还发展出了与菊相关的民间歌舞艺术。这种民间歌舞最早见于清·陈大章的《歧亭天宝鹿歌》中:“君不见梨园菊部霓裳舞,宏农唱罢来鼙鼓”。与菊相关的民间歌舞艺术中,最著名的是麻城花挑,它是自古流行于麻城北部福田河、双庙关、两路口等地的一种载歌载舞的表演艺术,是湖北省独具风格的民间歌舞之一。

花挑艺术由当地老百姓采菊挑花的民间劳作演化而来,菊花是当地老百姓一年中最重要的收成,挑菊花时个个心情愉快,走路时扭起舞步,哼起当地曲调,久而久之,挑菊花的花挑就成了一种民间曲艺道具,进入双庙观庙会。

麻城花挑在民国时期发展成型,新中国建立后,曾于年、年、年3次进北京展演,受到*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年麻城花挑进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栏目还播出了麻城花挑节目,同年麻城花挑远赴芬兰参加国际民间艺术交流。可以说,麻城花挑艺术是麻城福白菊悠久历史的文化见证。

2、本草记载与考证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菊,转引《唐天宝单方图》,载白菊云“原生南阳山谷及田野中,……诸郡皆有”。“颖川人呼为回蜂菊,汝南名茶苦蒿,上*及建安郡、顺*郡并名羊欢草,河内名地薇草。诸郡皆有。其功主丈夫妇人久患头风眩闷,头发干落,胸中痰结,每风发即头旋眼昏暗,不觉欲倒者,是其候也”。这里所说的“南阳郡”在今麻城西北,同属秦岭大别山脉,与麻城基本在同一个纬度;而“汝南”正在麻城北部。

历史上的行*区划是以中原为中心的,麻城曾隶属于汝南郡长达四百年之久。三国时,曹操建安年间(公元年-年),从汝南郡中分出一个弋阳郡,下辖五县,麻城就是弋阳郡的西阳县。由此可以推断,隋唐以前,麻城属于汝南郡白菊产地,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年-年)以前就产白菊,而且其功效与现代药用菊花的功效是一致的,即“主丈夫妇人久患头风眩闷,头发干落,胸中痰结”。

宋·苏颂的《本草图经》记载:“菊花,生雍州川泽及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南阳菊潭者为佳。初春布地生细苗,夏茂,秋花,冬实,然菊之种类颇多。有紫茎而气香,叶浓至柔嫩可食者,其花微小,味甚甘,此为真;有青茎而大,叶细作蒿艾气味苦者,华亦大,名苦薏,非真也。南阳菊亦有两种:白菊,叶大似艾叶,茎青根细,花白蕊*;其*菊叶似茼蒿,花蕊都*。然今服饵家多用白者”。这里指出菊花处处有之,以南阳菊潭所产为佳;南阳菊有*白菊两种。直至现在,麻城地区的菊花仍然有*菊和白菊两大类型,其中紫茎而气香,花微小,味甚甘者,为其一个主流品种。

宋·范成大在《范村菊谱》中对“甘菊”记载如下:“甘菊,一名家菊,人家种以供蔬茹,凡菊,叶皆深绿而厚,味极苦,或有毛;惟此叶淡绿柔莹,味微甘,咀嚼香,味俱胜,撇以作美及泛茶,极有风致,天随子所赋,即此种花差胜”。《范村菊谱》后有序曰“有*白二种,而以*为正人于牡丹,独曰:花而不名,好事者于菊。亦但曰:*花皆所以珍异之。故余谱先*而后白。陶隐居谓菊有二种:一种茎紫,气香,味甘,叶嫩,可食,花微小者,为真菊;青茎,细叶,作蒿艾气,味苦,花大,名苦薏,非真也。今吴下惟甘菊一种可食,花细,碎品,不甚高,余味皆苦,白花尤甚,花亦大”,说明到南宋时期,被称为“吴下”的江浙一带已有甘菊的种植和食用。而且能够食用的菊花只有一种,那就是甘菊,其他品种的菊花则不能食用。

明·陈嘉漠《本草蒙竺》载菊花:“山野间味苦茎青,名苦薏勿用;家园内味甘茎紫,谓甘菊,堪收”。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云:“甘菊始生于山野,今人皆栽植之”。明·李中立《本草原始》云“培家园,味甜,茎紫,名甘菊”。说明明代药用菊花已广为栽培,野生菊已不再作为甘菊药用,仅作野菊用。李时珍是湖北薪春人,薪春与麻城相距仅km,同属鄂东大别山区中段南麓。《本草纲目》对甘菊的“栽植”应当考虑到了历史上同属于秦岭大别山一线的南阳菊、汝南菊等甘菊传统产地,其他地方则可能是在宋以后从秦岭大别山人工栽培优化的品种中引种发展而来的。

《本草纲日拾遗》引《百草镜》:“甘菊即茶菊,出浙江、江西者佳,形细小而香,产于亳州者不可用(作茶菊),白而微臭。近日杭州笕桥、安徽池州、绍兴新昌唐公市、湖北皆产人药”。这里的“湖北”当指的《本草纲目》描述的甘菊“栽种”之地,即大别山地区中段南麓包括麻城在内的地域。

最早明确记载杭白菊历史的是明末清初的浙江桐乡人张履祥,其《补农书》中曾写道:“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英、冬食根,有以也。每地棱头种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之”。麻城存世最早的县志为清康熙九年(公元年)版《麻城县志》,其中记载:“文献通考*州,宋属淮西路,领*冈、*陂、麻城三县”,在“物产·药草之属”一栏中记载了56种麻城出产的药材品种,其中就有“甘菊”、“菊花”。说明宋代麻城属于淮西路*州府管辖,药草中已经有“甘菊”品种出现,是关于“麻城福白菊”最早确认的正史记载。

该书在同卷“花卉之属”中,还记载了61种花卉,其中有“各色菊”“六月菊”等,这就应该专指观赏菊了。“药草之属和“花卉之属”有不同名称的菊花,说明在清初,麻城药用菊和观赏菊是不同种类和作用的菊花,在县志里已经做出了明确分类。

民国版《麻城县志》还在《花卉之属》中记载有“菊,春时由根萌芽,析苗分植,深秋开花,名目状态不可胜数,以绿色者为最贵,收子播种,形色皆变”,可见民国时期麻城除药用甘菊外,观赏菊品种也开始多了起来。

年出版的《麻城县志》关于“生物资源”的记载就更明确了:“中药材:境内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年产万斤以上的大宗药材有多种,10万斤以上的有菊花、获苓、生地、丹参等”。其中不光记录了菊花品种,还有菊花产量。20世纪50年代以后,菊花、获苓是麻城的大宗农副产品。在年后,麻城菊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江浙沿海一带发展较快,土地资源紧缺,菊花等占地较大的农产品生产逐渐向内地转移所致。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一直是中药药材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据邵清松等研究指出,中国药用菊花主要分布于亚洲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东经°~°、北纬29°~38°的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区,我国主要产于浙江、安徽、河南、河北、江苏、湖北等省。通过卫星定位,这个区域的四边分别是湖南长沙、浙江金华、山东蓬莱、山西阳泉,湖北麻城及河南南阳所在的秦岭大别山地区正好位于区域的正中地区,而当代菊花重要产地浙江桐乡、江苏盐城都在这个区域以外。这正好说明,处于这一地理气候中心的湖北麻城是适合菊花生长的地区。

3、讨论

综上所述,食用菊花、种植菊花是楚人的历史文化习俗之一。麻城的菊花,历史上称为“甘菊”,由“汝南菊”发展而来,麻城是我国药用菊花最早的产地之一。当地县志明确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即年以前,这与杭白菊的历史记载时期相符。在古代药典、诗词歌赋以及民俗典籍中,有关麻城菊花的采收和食用,在南北朝·梁朝承圣元年、唐天宝年间、宋元丰年间、明万历和弘治年间均有记载,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春秋战国时期,即0年以前。

记得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