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坐的木本植物
自然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椐”jū,形声字,从木居声,“椐”字目前最早见于《诗经》(不晚于春秋中期)。木,与木本植物有关;居,固定姿势的人,此处引用“蹲坐、跪坐”的引申义。造字本义:蹲坐形态的木本植物。
备注:
《诗·大雅·皇矣》(节选):“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作之屏之,其灾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檉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从文字描述大致可以品出其对宅院的布置。另外,“檉”指“檉柳”,也是一种盆栽植物,两者并列出现,说明当时“椐”字或单指一种盆栽植物。
蹲坐的木本植物大致分两类,一类是自然形成的,一类是人工干预的。大部分木本植物均可人工干预,特别是园艺技术和盆景艺术,可以使树干呈现S形状或其他特定造型,如松树、榆树、柏树、朴树、榕树、老鸦柿、紫藤、罗汉松、九里香、紫薇、榔榆、黄杨、枫树、雀梅、对节白蜡及一些竹类植物等。需要注意地是,“蹲、跪”与“垂”是两个概念,即植物的最终走向是偏上的。
扩展阅读:
在中国境内,非人工干预下自然生长形成S形树干的木本植物相对较少,但以下是一些可能因自然条件形成独特S形姿态的例子:
龙游梅:这种梅花的枝干能够自然扭曲,形成宛如游龙般的树形,树冠散曲自然,是自然界中少有的自带S形姿态的树木之一。其枝干的扭曲形态是其自然生长的特性,而非人工修剪形成。
龙游梅
扭曲的榆树、小叶紫檀:在某些特殊环境下,这些树种的部分个体可能会因为生长条件(如风力作用、土壤限制、竞争光照等)自然形成S形或更加复杂的扭曲形态。特别是老树或在极端环境下的树木,更有可能展现出此类独特的生长形态。
小叶紫檀
古松类:在一些山区或特定生境中,如黄山的迎客松等,松树因长期遭受风力侵蚀、岩石挤压等自然因素影响,树干和枝条可能形成弯曲、扭曲的S形或更复杂的形状。这类形态更多地出现在树龄较大的个体上。
古松
某些野生藤本植物:虽然严格意义上不属于木本植物的树干,但某些大型藤本植物如紫藤,在攀爬过程中为了寻找支撑物,其茎干可能会自然形成S形或其他弯曲形状。
紫藤
古文释义
九魚切斤於切,从音居。
樻也。
椐,樻。腫節可以爲杖。
節中腫,可作杖以扶老,今靈壽是也。人以爲馬鞭,弘農共北山甚有之。
又疎籬,靑、徐曰椐。椐,居也,居于中也。
又去魚切丘於切,从音墟。義同。
又居御切,音據。
啓之辟之,其檉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相关汉字